在第八集的音頻節目中,我們將討論 “懲罰” 在ABA 領域是如何定義,和如何的小心被使用。任何的懲罰干預,都需要配合強化過程,才可以有效率的降低偏差行為。
第八集的節目我們將會討論到,什麼是ABA領域的懲罰定義?
- ABA 對懲罰這個名詞的定義
- ABA 對運用懲罰嚴謹的道德規範及使用懲罰的負作用
- 什麼時候,才可以開始考慮懲罰?
- 懲罰的執行過程
在ABA的教學領域裡,90% 到 100% 以上的都是使用強化 (Reinforcement) 的過程,或是運用區別性強化 (Differential Reinforcement) 或削弱 (Extinction) 的技巧來提升正確代替行為,進而降低偏差行為的目的。 在節目一開始,我們提到了小時候經歷過的體罰。 這種體罰,是我們在做行為訓練時不會存在的。 這樣的體罰,雖不會讓我的數學成績進步,反而讓我對數學起了反感。更讓我對學習的焦慮倍增。ABA 非常的強調不可以有體罰,或任何會傷害學生身體及內心的步驟來處理偏差行為。ABA 的文獻裡,大部分的偏差行為可以使用強化的技巧來改善的,所以這些步驟永遠會是處理偏差行為需要先考慮的。若有少量的及其嚴重的偏差行為,在使用所有強化的方式還不見效的話,才可以考慮懲罰的方式。而這些懲罰,是需要考慮道德規範的。
懲罰的定義 (Punishment)
ABA 裡懲罰的定義,不是體罰或任何一種特定的方式。而是任何可以讓行為降低的過程,就是定義為懲罰。
- 例如: 開快車,被警察捉到開了罰單, 在未來,開快車的行為會減低。
- 例如:體罰
- 例如:罰單
- 例如:影響親子關係、孩子負面情緒的產生、或是更多偏差行為的產生、等等。
什麼時候可以開始考慮使用懲罰?
處理偏差行為時,最大的重點是需要先瞭解,孩子產生這些偏差行為原因,和背後的目的有那些? 用ABA名詞來說,就是“行為的功能”(Behavior Function)是什麼?
- 例如:孩子丟東西去引起家長的注意力。
- 例如:說拍拍媽媽的肩膀,之類。
使用反應代價, 給予代幣來強化正確代替行為, 以及拿走代幣雙管齊下
當我們想要降低一個偏差行為的時候,都會有個缺乏的正確行為。當我們能夠找到正確的代替行為教孩子時,需要教孩子這個正確的代替行為,然後進而強化。使用反應代價的原則:
- 孩子可以在做到正確代替行為的時候,贏得代幣
- 孩子做偏差行為時,會失去代幣
- 贏得的代幣,必須要多過失去的代幣
- 清楚的教孩子,得到代幣和失去代幣的規則
- 千萬別讓孩子到欠的地步
- 如果代幣無效,則表示代幣可以交換的東西,孩子可能不是很在意。需要找到有效果的強化物
- 需要和您的行為顧問討論干預計劃,並讓所有家人及老師瞭解計劃的詳細內容
注意強化與懲罰過程,是否有改變行為
在干預的過程中,持續的觀察偏差行為和正確的代替行為的發生頻率極其的重要喔!如果偏差的行為沒有降低的趨勢的話,可能在強化過程中,或懲罰過程需要做調整喔!
使用懲罰指南
- 找到正確的代替行為
- 強化正確的代替行為
- 正確的代替行為必須容易做得到
- 若還是無法降低偏差行為時,才考慮反應代價
- 必須要有明顯的強化,及反應代價的規則
- 懲罰的偏差行為的定義必須要清楚,代價也必須定義出來。(例如:失去多少代幣,等等)
- 持續觀察是否正確的代替行為有增加,是否偏差行為有減少的趨勢
Tag Keyword: #降低偏差行為 #ABA教學技巧 #代替行為